宝坻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,着眼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,立足新发展阶段,准确识变、科学应变、主动求变,开展青干班培训改革,在选配方式、课程编排、办学视野、实践模式和管理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,进一步锤炼青年干部,为区域发展蓄势赋能。

一是“重素质+优结构”,创新选配方式。在学员选配上,以思想政治素质好、业务能力过硬、干部群众认可度高为标准线,抽调各单位承担重点职责、发挥中坚作用的青年骨干力量,进行再锤炼、再提高。打破以往以科级干部为主体的模式,提出“梯次搭配”理念,每期分别遴选年轻处级、优秀科级和新任职选调生各10名,每班次共30人,搭建一个“老带新、新促老”的相互交流、共同升华的学习平台,确保每个班次“素质硬、结构优”。

二是“固基础+务实效”,创新课程编排。在课程编排上,以模块化教学为主线,穿插丰富多彩的非传统教学形式。集中培训期间,设计了党的理论教育、党性教育、专业能力、作风养成四大模块,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。在模块化课程编排的框架下,灵活穿插赴“天大、南开”等知名高校的异地培训、“沉浸式”的现场教学、多角度的专题调研以及“晨间分享+晚间论坛”学员上讲台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,以“每周简报+调研专刊”的形式反映学员思想动态和学习效果,丰富学员培训体验,提升培训实效。

三是“强理论+重调研”,创新办学视野。在合理设置理论教学的同时,在每期2个半月的培训中,围绕宝坻“四个之区”建设设置乡村振兴、招商引资、生态环保等一批实战实训课程,为学员提供大量现场学习的机会,组织年轻干部进行“内+外”立体式跟班学习,分别赴市内外40多个点位调研,针对不同领域,锚定重点工作方向,形成切口小、靶向准、措施实的每篇不少于3万字的调研报告,经区委主要领导审阅后,供全区相关部门参考使用。学员培训结束后不间断完善调研课题,为区域发展持续提供智力支持,延长“培训链条”。

四是“干中学+学中干”,创新实践模式。注重以实干“练兵试刃”,把学员派到最急需的岗位上,最大限度提升干部能力。统筹全区重难点工作,结合学员锻炼意愿,为学员量身选择“重点工作督查、疫情防控专班、燃气安全专班、高铁筹备小组”等岗位进行实践锻炼。今年疫情发生后,由青干班学员组成的疫情突击队,在区指挥部、隔离点、留观所等抗疫“战场”都发挥了重要作用,特别是在全员核酸“大筛”工作中,8名青干班学员“揭榜挂帅”临时组成“核酸筛查样本转运专班”,连续奋战数个日夜,通过“七步工作法”创新转运模式,灵活高效开展核酸样本调度转运,确保了检测实验室不空机、不积样,创造了“大筛”中的“宝坻速度”。

五是“严管理+强服务”,创新管理方式。把“从严要求”贯穿青干班始终。每期设置7天的严格军事训练,严肃学员态度,整顿作风。创新制定“五项要求五个严禁”,明确红线底线,促进学员真正心无旁骛地埋头苦学。每期以“汇报视频+成果答辩”的形式进行结业汇报,压实培训效果。实行“学员自治”模式,由班委会作为管理主体,建立“周测评”制度,涵盖十五项考核内容,将培训管理落实落细。在提供优质服务上下功夫,每期选配一名带班副校长、两名班主任和一名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全程跟班,安排课程、协调师资、做好各项教务保障,全程护航保证青干班的培训实效。